第389章 演员和病人_工科生的华娱
笔趣阁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389章 演员和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9章 演员和病人

  第389章演员和病人

  王旭还是第一次见到约翰·特拉沃尔塔,这是一个典型的九十年代的好莱坞型男,算不上英俊,但面容刚毅,身材很不错。

  他的个子很高,足有1米88,只比王旭矮一点点,配戏完全没问题。

  王旭突然发现,自己的身高虽然对于演京戏来说太高了,特别是演旦角。

  但其实演电影好像并没有太大的障碍,有神奇的摄影机在,稍微矮点高点都能通过角度解决问题,主要还是你自己的身材比例要好看,拍出来就会好看。

  而且现实中好多女演员的身高并不矮。

  有的甚至很高,像王霏身高174,瞿颖身高175,很多时候都比和她们配戏的男演员高,但看她们最后演出来的电影也没觉得难受。

  似乎身高真的不是问题,你没看好多180的男演员和邹讯配戏也没觉得多违和啊。

  不过,有一说一,邹讯个子小小的,但其实他也有161的号称身高。

  但按照王旭的目测,好吧,不说了,回头小丫头又该跳起来打王旭胸口了。

  反正,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是真没看见跟前还站了个姑娘。站他跟前,王旭看到的只能是小姑娘的头顶,离得近的时候,那是真看不见脸。

  但你看她拍的电影,并不会有这个姑娘特别矮的感觉,摄影机真的是一种神奇的设备,当然,这姑娘身材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邹讯也被王旭拉到剧组里了,给了她一个小角色,队伍里,崔英的小迷妹,后来被密码害了的那个姑娘。

  王旭问过她想不想演戏,她说想,那就演吧。她现在不卖衣服了,她唱歌也还行,挺好听的,王旭知道她的未来,就推荐给了王晶花,现在马佳带着。

  她的工作就是每天和黄博在酒吧唱歌,算是驻唱歌手之一吧。

  两人的身份都是公司的签约艺人,黄渤是在酒吧签驻唱的时候,被推荐给马佳的,现在马佳已经是马姐了,手下好几员大将,在市面上很吃得开。

  但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上课,上各种培训班,从演唱到表演,都得学,这是王旭要求的,这两人都是天赋爆棚的那种,稍加雕琢,甚至直接拉上场都可以用,但能学一点总没有坏处。

  王旭给他们找的老师可都是真正会教的那种,并不会出现,学了反而不会唱,不会演的那种情况。

  男演员高点反而好弄,西方演员,不乏一米九以上的大高个,演电影一样很协调,反而是矮了有时候得用些物理手段来调整身材,弄个增高鞋垫啥的,比如某著名电眼影帝。

  对了,黄博其实也不高,有时候也得增高,不过据说这小子一直很拒绝,特别是参加综艺的时候,倒是很真实的一个人。

  约翰是一个人飞来的,他现在混得并不好,之前也曾经是炙手可热的新星,十几年前《周末夜狂热》曾经让他获得过奥斯卡的最佳男主提名,那会儿他才24岁,可以说春风得意。

  作为一个曾经的百老汇演员,后来歌舞片出道,很快达到巅峰的演员,他的类型片定义给了他很大荣誉和金钱的同时,却也限制了他演艺生涯的道路。

  后来他陆续接了几部歌舞片,但都成绩平平,一直苦苦寻找转型的契机,却一直没有机会。

  这一次也是新线觉得这个演员因为有足够的舞蹈功底,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都很不错,应该能够适应动作片的演出。

  再加上这小子的笑容本身就有一种亦正亦邪的感觉,很适合大反派这个角色。

  约翰到来的时候,剧组还没正式开拍,他是按照王旭的要求提前两周进组,进行武术动作套路的培训的,毕竟伱要在功夫片里演出,还是得有些套路基础,打出来才能好看。

  这会让得香江动作设计师还没大举进入好莱坞,好莱坞也还没有向香江学习这种套路的想法,所以,在好莱坞的大片中,还是充斥着各种肌肉男的肉搏。

  虽然很猛,但是多少有些单调,看了那么久,连西方观众都有些审美疲劳,再加上确实缺乏美感,这才造成有很多西方人是香江电影的粉丝,就是被那种新颖漂亮的打斗所吸引。

  武术指导师袁和平也已经到来了,提前两周开始,这是很多幕后工作人员的到场日期,有些片子还要更久些,像蒋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提前三个月就组织演员们培训了。

  王旭在帝都什刹海体校租用了一个练功房,还聘请了几位武校的老师当教练,和袁和平一起负责培训所有人的武术动作,连蒋文和王霏都得参加。

  约翰当然也不例外,还有香江的,王霏推荐的小帅哥郑伊健会扮演一个小角色,反派的队伍成员之一,纯NPC,不需要表情,耍帅就够了的那种。

  张国榕倒是不用训练,他会等正式开拍才进组,他在剧中会扮演智慧担当的坦克,并不需要打斗。剧中设定坦克是西安土著,不会进入虚拟世界,也就是后脖颈子上没有那个连接口的。

  而二号反派,叛徒密码,邀请了影帝梁嘉辉,这是个挺难演的角色,王旭想找个年龄大点的,演技一流的人来演,嘉禾就推荐了梁嘉辉。

  赶上他也正好有档期,并没有因为角色不是主角而拿乔,欣然接受了邀请。

  嘉禾推荐来的功夫演员贾子丹会扮演灵媒先知身边的那个保镖,他是徐科推荐来的,新龙门客栈里演的那个太监让人印象深刻,酷酷的造型也绝对摆得来,就推荐来了这个超级剧组。

  王旭在这里把这个人物设定成黑西装,黑墨镜,戴耳麦,腋下藏枪的那种。顺便致敬一下电影《保镖》,谁让灵媒是惠特尼来演呢,一举几得。

  这个人本来应该是个白人来着,但王旭嫌麻烦,不想用太多的丑国演员,有名的太贵,没名的,干嘛要给他们个成名的机会,给香江人,给华夏人不好吗。

  而且,丑国人事情比较多,一会儿不能加班,一会权利义务的,不是很好管,人少了没事,多了王旭怕出麻烦。

  毕竟是第一部,还是谨慎点儿好。如果成功了,第二部,那就可以真正玩大制作了,有上一部的成绩在,再大的明星都不敢扎刺。

  如果失败了,呸,说什么呢,这片子就不允许失败。

  反正只要是需要打戏的,那就都去什刹海练一练,算是提前进场。

  王旭这里的工作人员其实早就入场了,不过那些都是他自己的人,一直就好像日常工作一样,所以才给人感觉这个剧组是提前两周才入场。

  这种提前入场做各种准备的方式,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这个年代还是一个比较常态的情况,一部片子拍几个月半年的更是正常的,至少在大陆是非常正常的。

  反而是香江那种半个月搞定一部片子的来发,其实才是有些不正常。

  如果你说你是靠着系统性的管理,统筹,协调,充分的准备,那么十五天拍一部电影可以说是企业的成功。

  但像香江那样,纯粹靠人的灵感,和能省就省的粗制滥造,你可以说他是高效,但也一样可以说他们真的很不专业,甚至可以说他们糊弄。

  这至少不是一种非常值得宣传的状态,这也是他们一直走不出工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的原因。

  早年间的邵氏电影,其实是有点工业化的影子的。他们搞的片子流程清晰,盈利点明确,对明星演员,明星制片人之类的都依赖很小,甚至可以说他自己就是造星工厂。

  后来的嘉禾其实也继承了邵氏的一些特质,各种流程,盈利模式都很清晰。但嘉禾对影星的依赖程度就有些太高了,可以说成也巨星,败也巨星。

  不过这些都是某一家企业的经营思路与理念,无伤大雅,香江后来的没落是和整体的环境分不开的。

  但香江电影人也一直都在努力,这些年嘉禾的出海战略其实就是看到了本土市场的狭小和仅仅依靠东南亚的不稳定,他希望进军世界电影的中心分一杯羹。

  这和这个时代是紧密相结合的,这会儿的丑国那就是灯塔,毋庸置疑的那种。强大到不可思议,对比的差距让无数人感觉到绝望。

  后世曾经有人总结过改开四大屈辱事件,其中三个发生在这个年代,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都知道那其中的辛酸,那种无力和委屈,真的一言难尽。

  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这会儿的国人看待丑国时为啥那样的矛盾。

  约翰这个人还挺好相处的,并没有什么架子,至少在剧组是这样的,也没在表面上表现出什么鄙夷之类的态度,这让王旭很满意。

  虽然他现在算不得大牌,但好歹也是个好莱坞明星,只要他不耍脾气,那剧组的气氛就不会太差,毕竟剩下的大牌明星要么是王旭的朋友,要么是王霏的朋友,弄得这次剧组,更像是私人聚会。

  比如,这片子最大的大牌,惠特尼·休斯顿,她也提前来了,但并不是进组,而是和王霏待在一起,在酒店和王旭家之间,她选择了王旭妈妈一起住,这和张国榕他们的治疗之旅是一样的。

  和普通帝都人一起生活,非常有利于调节心情,王旭妈妈是个当过妈的人,可以照顾带着宝宝的惠特尼。

  而且,她好歹也是个文艺工作者,可以经常带着惠特尼去自己的剧团看自己演出,这算不算是文化交流。

  惠特尼有自己的翻译,是个马来华人,也住在王旭的家的客房,每天跟着大家一起生活。

  说起来挺逗的,丑国人带到华夏的翻译,反而大多是东南亚的,很少见到带华夏人回来当翻译的,至少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是这样的。

  丑国文化非常的自我,甚至带着一种偏激,其内核是对社会的疏离,表现在外,就是近乎偏执的自我保护意识,下意识的疏远别人。

  这是王旭前世海外的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的,他们的文化中,很少有对亲朋好友的依赖,看似非常独立,但却是明显缺少安全感,过度自我防御的产物。

  在丑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切就还好,但一旦丑国的整体国力不再能够碾压全球,他们就会有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

  这其实和他们祖先的性质一脉相承,海盗,你还能指望他们彼此相信,亲如一家不成。人最恐惧的其实是他自己,丑国人害怕别人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干什么,因此绝对不会相信别人不会那么干。

  丑国的黑人群体更加特别,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异乎寻常的团结,但其实内部更加混乱。他们从小在丑国长大,完全接受了丑国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三观都被丑国人塑造成了自己的样子。

  但他们却又不一样,和白人不一样,格格不入的黑色肌肤让他们有着鲜明的标识,一眼就能认出来。

  丑国号称是现代文明的灯塔,但在王旭眼中,他们充其量是现代科技的灯塔,仅说科学都不一定算得上。

  《自然》杂志曾经评选过1000年内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只有五个是丑国国籍,分别是爱因斯坦,费曼,杨振宁,约翰巴丁和哈勃。

  而其中,爱因斯坦是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是华夏人,并不是基于人种,而是他们并不是在丑国接受的教育。他们只是在丑国作出了成果,爱因斯坦甚至在去丑国之前就已经名满天下了。

  所以,你要说他在科学领域是灯塔,那欧洲真的有话要说。

  当然,他在科技领域确实是一枝独秀,一家独大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科学领域同样是领头羊,也绝对无可厚非。

  前苏联很优秀,以至于丑国也不得不用尽阴招才把它弄死。但在科技领域,前苏联或许能在几个小项目上领先,从整体来看却依旧是被丑国碾压的。

  王旭一直对丑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如果说华夏盛唐曾经是世界的中心,万邦来潮,九十年代的丑国那就是曾经的盛唐在世界中的地位。

  这样对比下,照说丑国应该是一个特别包容,兼收并蓄的地方才对。

  但事实上,从王旭自己的观察来说,丑国其实是包而不容,他与华夏包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心胸气度完全不同。

  他把全世界的好东西划拉到自己家,也确实用高薪,用高额的经费吸引了无数的海外人才,但丑国自身文化的贫乏,让他只能把这么多的文化包进来,却始终无法融合。

  不仅仅无法融合,甚至有不断割裂,越来越乱的趋势。

  特别是黑人社区,他们是很多丑国文化的真正起源。

  比如音乐,在丑国,乡村音乐是白人红脖子的音乐,百老汇音乐是昂撒贵族的音乐。

  但这两种都一直只是丑国白人的专利,很少能够输出海外。不信你让任何一个外国人说出一个百老汇演员的名字,或者乡村歌手的名字试试。

  但其他的,真正能够出海,甚至风靡全球的,几乎全是黑人音乐,爵士、节奏与布鲁斯、蓝调、摇滚、灵魂、迷幻、说唱、街头、嘻哈,这些个东西几乎都是在黑人社区里产生,然后慢慢流传出去的。

  结果就是,从某种方面来说,黑人文化甚至代表着丑国在外界的文化,成了丑国的文化符号。但黑人这个群体本身,却又始终与丑国的主体社会脱节。

  有了黑人总统,有了黑人明星,甚至没有黑人就无法拍电影,但这一切,真的让这个种族彻底融入丑国了吗?

  王旭不知道答案,估计也没有所谓标准答案,这东西能讨论一整个世纪,绝对不会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有个答案。

  但王旭个人觉得没有,因为他感觉,他们依旧格格不入。

  惠特尼是黑人,还是那种从小在黑人社区里成长起来的女孩,父母都是灵魂歌手,属于典型的黑人音乐世家,在黑人中属于比较有地位的家庭。

  他们一方面离不开自己的社区,另一方面又非常痛恨自己的社区,他们热爱自己的肤色装饰,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一些传统。

  既希望自己的文化被别人承认,却又非常害怕自己的传统被其他人所使用,让这一文化失去了黑人的标签。

  他们既享受丑国带来的优越感,同时又随时害怕自己的一切会被丑国所扼杀,始终保持着警惕。

  这种矛盾的态度,几乎是从小就深深刻印在每个孩子们的心里。

  所以丑国黑人,似乎特别敏感,也特别容易被情绪左右,长期处于一种非常不安的不稳定状态之中。

  惠特尼是黑人,还是女人,最近又被家暴,所以格外的敏感,甚至王旭感觉她甚至有点神经兮兮的感觉了。

  刚来的时候还戴着大口罩,大墨镜,全副武装,紧紧抱着孩子,嘴角都还有瘀青破损,让挺标致的脸显得格外凄惨,像个受伤的小兽。

  看她这个模样,真心不好住什么宾馆。王旭就和她商量要不要和王旭的妈妈一起住,王旭父亲又出差了,家里就妈妈一个人,等她先把伤养好再说别的。

  王旭开始还担心她是不是叶子抽多了,才导致她的精神状态那么差。

  要那样就麻烦了,虽然在这边她买不着,这会儿国家也不管你来之前的行为,但总归是挺让人烦的,而且以王旭的身份,肯定得上报的。

  虽然国家也肯定不会管这个黑人女孩,但加强这一片的管控那是跑不了的。

  不过,王旭给她把了把脉之后,还是放下心来。确定了她应该不是那个原因,毕竟她的脉象还挺平稳的,抽过那些东西的人,很多时候,连脉象都是乱的。

  王旭的诊断是这姑娘肝脾郁结,应该是家暴和哺乳期的产后抑郁产生的双重结果,是心理疾病,也是生理疾病,但是完全可以调理。

  而且还挺简单,去听音室听听音乐,去姜婶那里喝喝汤就行了,至于她脸上和身上的瘀伤,更是简单,王旭那里配的有药膏,让王旭妈妈帮她涂抹热敷一下,两天就能恢复过来。

  这药膏是王旭开始让王霏练武之后,就准备了的,毕竟是运动,总可能有了抻筋拉腿,跌打损伤之类的情况发生,就是个有备无患,这就用上了不是。

  王旭给惠特尼的安排是先养病,病好了再说拍戏的事情,王旭会英文,没用翻译,直接就和她说明了她的情况。

  产后抑郁症说起来可轻可重,轻的自己没两天就好了,稍微严重点的,如果遇上个好老公,可能几天也就没事了,而重的,再没有家人帮助关心的,最后跳楼自杀的也不是没有。

  惠特尼的产后抑郁症并不轻,而且她那个老公显然不是什么靠谱的家伙,也不知道惠特尼看上他什么了,所以其实还真有可能产生不好的后果。

  王旭跟惠特尼把情况说的严重了点,毕竟现在才九十年代,丑国的大部分人也对抑郁症这种病症没有太深刻的认识,还是接连死了好几个名人之后,特别是社交媒体开始普及,才真正全民普及抑郁症知识的。

  不把情况说严重点,一般人还真不愿意去治病的,为了这个,王旭还特意向惠特尼展示了他的行医资格证,和医学博士的证书。

  嗯,别奇怪,帝都医学院给他办的,方便他在帝都医学院做研究,那个抑郁症的治疗项目进展非常好,已经有很多例重症患者缓解,甚至痊愈出院的都有。

  校方非常重视,这种纯中药调理,依靠音乐的力量,完全没有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治疗方法,可以说开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治疗方法,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即便是现在,帝都医学院都已经发了好几篇一类期刊了,估计再过几年,最终成果出来的时候,一篇《细胞》加一篇《柳叶刀》或者《新英格兰医学》之类的肯定是跑不了的。

  没毛病,写个类似《特殊音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的论文发《细胞》,整理一个《音乐疗法辅助特殊传统药材治疗抑郁症》的案例集发《柳叶刀》。

  这么大的课题,最终论文怎么可能只发一篇呢,十篇八篇是起步,几十篇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搞个案例分析讨论再发《新英格兰医学》,医学论文有时候比科学论文还好水的,甚至顶刊都能水,这是行业特性决定的。

  总之,王旭现在挂牌问诊那是完全合法的,这会儿的华夏还没有所谓的“医师证”,靠的还是学历和学位,中医则干脆啥都没有,靠传承,医院里会给能坐诊的医生评职称,这些算是变相的医师证。

  至于你开个私人中医铺子,可能只有工商的能管,其他人还真管不着你,所以,好多浑水摸鱼的也在其中。后来严格管理,凭证行医,总的来说是件好事,可以避免不少的庸医杀人事情的发生。

  只是完全学习西方那样,行医资格具体到只能在某家医院行医,就有些过于死板了。

  甚至路边救治还要被告就更有些过分,还是在立法时要考虑清楚,不能仅仅为了管理方便就卡司一切可能。

  所以,惠特尼现在算是王旭的病人了,她在帝都接受王旭的治疗,王旭甚至专门为了糊弄惠特尼,在小楼的一层真的开了个中医铺子,还请了个老医生带着徒弟坐堂,王旭和他探讨过,是真有本事的那种。

  谁让她是丑国人,总觉得只有自己开诊所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好医生,嗯,丑国叫专科医生。

  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是两个概念的,家庭医生是全科的,他们基本上不管治病的,而是和你沟通,帮你确定你大概是什么毛病,是不是很紧急,然后转给专科医生去确定,并且治疗。

  放华夏,那就是医院门口问讯处,导诊护士的工作,鉴于见过的病例多少问题,还真不见得比导诊护士判断得准确。

  反正弄得正规点儿,可以让惠特尼感觉好些,那就弄呗,王旭告诉惠特尼,自己的诊所在装修,大概还得过一段才能正式开业,现在家里看,还特意带她去一楼听音室,告诉她这是特殊的治疗室。

  把个丑国黑妞糊弄得不要不要的。

  医者仁心,王旭可全是为患者着想啊,天地良心的。

  在这里惠特尼放下了她那令人作呕的婚姻,带着襁褓中的女儿一起,和王旭一家子一起生活。

  王旭妈妈对于这个黑人女人倒没什么偏见,只是见她把才几个月大的宝宝就带着到处乱跑非常不满,接过了照顾宝宝的工作,有事情了,宝宝波比就交给姜婶帮忙带。

  嗯,说实话,黑人女孩,小时候是真的挺丑的,至少王旭是这么觉得的。或者说,只要是别人的孩子,在王旭眼里那都挺丑的。

  但小婴儿就是能天生得到女人的关爱,这是人类的本能,什么肤色种族都改不了的。

  别看黑黢黢的,却很得几个阿姨们的喜爱,整天你抱过来,我抱过去的,成了胡同里的新团宠。

  而且吧,黑人那几乎放养的培育方式,让几个阿姨颇为不满,没少为此刺得那个黑妈妈。华人对待孩子,特别是襁褓中的婴儿,那真的是无微不至的。

  这让惠特尼也非常感动,她的奶水挺足的,足够小婴儿吃,只是一天喂好几顿颇为麻烦,懒惰的惠特尼就想早点给孩子断奶,然后让几个阿姨一顿说。

  也不知道她们怎么说的,那些阿姨就没一个会英文的,王旭也不是很相信,那个马来翻译能准确地翻译帝都话,但最终结果却居然出人意料的好。

  也许是那些人的真诚打动了惠特尼,毕竟真诚是唯一的必杀技。惠特尼居然真的开始学着华夏的方式去当一个母亲,很多的细节都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女人心态的变化。

  当然,这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其实也很容易闹矛盾,特别是对敏感的丑国黑人来说。王旭有些庆幸,得亏现在是冬天,不然哪个胡同大妈叫惠特尼进去吃西瓜,不知道她会不会跳起来。

  不过,能缓解病情,让惠特尼好转起来,开开心心的每天带孩子听音乐,王旭觉得还是有功德的。

  至于她的戏份倒是完全不着急,距离安排的日期其实还有一个多月呢。她先来华夏,用不好听的话来说,纯粹是被老公打出来的。

  黑人文化在丑国非常独特,甚至有些特立独行,但却始终无法形成系统,这样的文化最终要么被别人融合,要么自己消散,成为历史的遗迹。

  这样的死文明例子在整个世界数不胜数,美洲大陆上,中亚那一片,都有无数的文明遗迹。

  也许他们的文明有过一鳞半爪的传递下来,但最终被融入了别人的系统文明之中,比如阿拉伯文明,而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名字。

  咱们真的得感谢自己的老祖宗,两千年前的先贤们基本上框定了华夏人的文化底色,之后一直都在这个框框里转。

  即便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能最后浴火重生,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融合消化各种外来文化。

  数不清的种族,数不清的文化融入进来,形成独有的华夏文化传承,这就是华夏文明的韧性的由来。

  而这种底色,是丑国那种建国几百年的国家真心没法比较的。

  记得前世王旭有一次带一个国内来的朋友玩,在弗吉尼亚参观华盛顿故居,挺大一个庄园,挺大的,但真没啥逛头。

  那哥们是个玩古玩的,看着华盛顿当年办公的桌子椅子,样式很普通,看材质也没啥稀奇。

  边上立着块牌子,上面介绍说这是从1700年就保存下来的古物。

  那哥们在那儿一阵琢磨,说了句,“前清的,也不能说是不值钱,但咱们那儿只有明朝以前的不让卖。”

  差点没把王旭笑死,华夏人对待欧洲那些文物,特别是丑国的东西,大概都是这么个态度,一脸不屑,没法子,历史长。

  也正是因为这种短暂的强大,王旭的感觉就是,丑国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文化内核,这也是王旭感觉丑国包而不融的原因,同样也是欧洲一直对丑国有一种优越感的重要原因。

  ——

  (明天见,今天只写了8K,万字还是有些难度。

  昨天的被禁了,今天修改后,申请解禁,中午通过的。

  所以有些读者会看到六十一章出现了,又消失了,又出现了的情况,不意外,基操罢了。

  我看很多作者都建读者群,也有读者问这个事情。

  这里征询一下意见,不知道本书的读者是否有这个兴趣。

  如果有兴趣,我就建一个,方便通报一些消息。

  很早就想弄了,一方面是从没建过群,不知道咋弄。

  另一方面有些患得患失,既怕没人加群,又怕有人跑来骂我。

  我这人年纪大了,心里敏感,真不知道心脏扛不扛得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nmuym.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nmuym.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