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西北敦煌行_工科生的华娱
笔趣阁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371章 西北敦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1章 西北敦煌行

  第371章西北敦煌行

  “听说王旭又跑了?怎么不让小刘擦?”洛从文教授端着个大茶缸子,来到王旭的办公室,却见到姜主任在擦桌子。

  小刘是王旭在这边的新秘书,姜主任介绍来的,国防大学毕业的,现在入职实验室,职称是实验员,其实就是秘书。

  这孩子当过兵,受过军事训练,表现优异才推荐上的大学,家庭背景干净,干活还特麻利,深得王旭信任。

  别看没来多久,就已经坐稳了办公室一哥的位子。嗯,办公室就他和王旭两人,王旭不在他就是一哥,没毛病。

  “嗯,去西北了,号称去瞰景,其实就是去玩去了。哪有瞰景还带着媳妇的,我让小刘也跟去了,当个电灯泡,亮不死他。

  他把无人机团队也带过去了,好像是要在那边实验。他就折腾吧,又不是帝都这边没法实验了。”姜主任感觉有些头疼,没少对人吐槽王旭的活动。

  “无人机团队,他们那个算法搞定了?

  我找他就是这个事情,他和我说要用人工智能训练飞控,和传统算法不一样,我刚刚整理出点眉目,他到哪儿弄的算法?”洛教授一脸疑惑,确实,王旭最近给洛教授了一个活,就是研究飞控的。

  “帝都航院那边搞的,应该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电传飞控。

  他说传统的也有传统的好处,算力要求低,成本好控制,遇到问题也好修改,而且可以快速形成产品,两条腿走路都要进行,不能瘸。”洛教授看了一眼笔记本,这个事情王旭交代过,他有记录。

  “嗯,确实是,大模型算法对算力要求太高了,连同方工作站都不行,起码得是柜机才能用。

  估计至少十年内,是没法做成芯片带上天的。”洛教授点了点头,神经元这东西最复杂的就在于计算,参数越多,计算越复杂,需要的算力也就越大,一个四轴的飞行控制需要的参数并不算太多。

  但如果涉及到自动避障,动态规划路线,甚至无人机群的操作,算力要求会呈几何级数上升。

  即便是训练都是在巨型机上进行的,而操控本身只是利用运算的结果。但巨大的模型网络也需要复杂的运算才能得到结果,这就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短板。

  如果使用传统的飞控算法,其实飞行效果也差不了多少,但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了,但是对于各种地形匹配,障碍物识别,飞行路线规划这些东西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也是王旭这会儿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东西吧,你能不能训练出来不好说,但未来你必须得有。

  这东西,要是无论机器设备还是算法数据都在国外,那才是人家真的掌握你的一举一动,可比什么卡脖子严重多了。

  现在布局,主要还是人才的布局,未来这方面的工程师需求量巨大,但是却很少有高校真的能够培养,更何况人工智能可不是只有神经元一条路,其他的路真的就不能走吗,总得有学校和教授去尝试才行。

  他搞的这个实验室,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目前培养的都是研究生,名字不在王旭名下,而是分散在水木的各个系内,但是都在这里接受培养,甚至有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委托在这里培养的。

  洛教授只有两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而明年拍完电影,王旭也会招收第一批博士生,计划是两人,这些人都是未来研究人工智能的苗子。

  学校间需要交流,水木的毕业生,大量的会出国深造,至少在王旭看来,这不是什么坏事,人家领先的东西确实很多。

  但王旭这里的却不行,这里本就是世界的顶尖,所以,这里的招生审查就会特别严格,甚至王旭都没资格插手的那种,也没有留学生的名额。

  和纯粹搞理论的科学家不同,王旭这里可是有着太多的工程类实践的,拿回去,就可以直接用的那种。

  单纯的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其实并不是很让人担心,这方面的算法大多是公开的,也没有多复杂。

  但数据大模型却不是,很多时候,能训练出来还真的靠些运气,很多都是一点点试出来的,那是断然不能随便交给别人的。

  反正王旭的实验室,现在的安保和审查那真的是非常严格,完全不输于顶级的数字研究所机密部门,但偏偏王旭这个负责人却整天在外面飘着,弄得上面很是头疼。

  但上面也还真是惯着他,就这么随他折腾,上面跟着给他擦屁股,所以,就给了外人一种假象,那就是王旭的实验室好像很平常,和普通的水木实验室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其实,谁能来,谁不能来,早就有了安排,谁来能进哪间屋,能见到谁都是有规矩的,只是没有露在外面罢了。

  王旭当然知道这些,他也就安心承受了,他也没打算完全地隐姓埋名,即便他有技能,有系统,也需要很多的交流,更需要大量的协作才能完成绝大部分事情。

  他又不是搞数学的那帮子神仙,靠着一个聪明的大脑就能干翻全世界,他是真没这个本事。

  “伱今天是来找王旭交流的?还是申请经费的?”聊了几句王旭的八卦,姜主任就把话头引入正题,他也忙着呢。

  “都有,来了才听说他又没影了,飞控的模型有了些眉目,得找他讨论一下。

  我这里数据不足,算力也不够,也都得申请一下。”洛教授立刻说明了来意,他还真不是随便来聊天的主,他抱着茶缸子来,就是想和王旭一起探讨一下模型设计的问题。

  “探得一月份了,虽然他月底前肯定能回来,但真不一定腾得出时间,经费倒是好说,但现在给你也没用,他说这次去西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收集数据,他说那边风大。”

  “没数据,那要经费也没啥用,那就等他回来再说吧,我这也是忙了一年了,我也歇两天,不能老板都歇了,光员工忙活不是。”洛教授嘿嘿笑了,一脸的得意。

  他真的可以得意,现在的他,可和两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算法专家,神经元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此领域深化算法的华夏第一人。

  不同于前世丑国那个教授,深耕了很多年都只是发发论文,洛教授可是训练了一些小成果的,其对于印刷体的英文识别准确度已经相当高,至少不比其他几条人工智能的道路差。

  其识别算法和模型,虽然由于对于算力要求过高,目前没有有效的应用,但却也能看到一些光明的前景了。

  这会儿的人工智能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并不是主流的研究方向,所以,洛教授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在全世界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这也和王旭有意识控制论文的发表速度有关,他还是希望能先韬光养晦一阵子,人家现在无论在财力还是设备,甚至人才储备方面都对华夏是碾压级的。

  如果太早把这条道路的前景打通,对华夏其实是很不利的,王旭和洛教授也就只好压一压进度了,研究大步前进,论文慢慢发表,大概就是这么个模式。

  就好比飞控部分的人工智能学习,十年后都不一定能把论文发出来,更别说是开源共享了。

  这会儿的王旭,正在西北,敦煌附近的戈壁荒丘之间,顶着大风,拉着王霏一起观察着飞在天空中的几台摄影机。

  当然是无人机带上去的,算是一次联调吧,如果在这样的大风环境中依旧能够稳定飞行,那就可以定型了,至于避障什么的,还是先靠人来避免吧。

  王霏被王旭彻底包成了一个球,羽绒服,羽绒帽,纱巾围脖,完全看不出窈窕的身形了,但却依旧无法打断王霏第一次看到大漠时的兴奋。

  当然,这就是典型的外地游客的想法,什么壮观,苍凉,辽阔,各种漂亮的形容词。但在本地人看来,只有寒冷、暴虐,令人痛苦。

  西北并不是适合生活的土地,千年前,这里是绿洲,现在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绿色,但距离水源稍微远一点,就是荒凉的戈壁。

  真正敦煌古城其实早已成为了废墟,现在的敦煌古城其实是个影视城,前几年和小日子合作拍摄《敦煌》的时候修的,后来干脆成了影视城,专门用来拍摄各种西北大漠的风光。

  《新龙门客栈》就是在这里拍的,只不过王旭并不需要这里的布景,他需要的只是荒凉的大漠罢了,其实是影视城外面的部分,倒是影视城本身的一些配套设施,还是能用一下的。

  这里有一个后世很有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有着著名的雅丹地貌,不过这会儿还没啥名气,国家也没腾出力气来保护这些地方。

  王旭现在就是在为明天的航拍做准备了,下来应该足够表现那种末世悲凉的氛围感了。

  王旭在这里只需要大场景,并没有细节的表演,有辆摩托车跑出满地烟尘就行了,所以,王旭打算这一次就拍些素材回去,虽然季节不是很对,但却没准能有奇效。

  王旭本来的打算是开春后,刮大风,特别是沙尘暴的时候来拍,感觉更对,这一次,虽然荒,但却不够冷,不是气候的冷,其实现在气温早就零下了。

  这里说的是颜色上的冷,阳光下的西北大漠总是有一种温暖的色调,无论冬夏,也无论气温。这样的色彩和《黑客帝国》整个片子那种有些阴冷的色调,不是很贴合,但落日时刻金黄余晖,却对于展现曙光是极佳的氛围。

  这对于展示西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理想,那是阴冷世界中的一抹阳光,带着些梦幻色彩的阳光。

  这种镜头下的对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传递一种情绪,这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还有镜头的运用,滤镜,剪切等等,都是镜头的语言,导演的作用就在这里,他就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带着观众用一个个镜头完成一次梦幻之旅。

  几架无人机都被收回了,太阳已经收工了,天色黑了下来,四周死一般的宁静。

  今天风很大,天上几乎没有云彩,干燥而寒冷,随着远方最后一缕阳光的消散,浩瀚的银河逐渐显露出美丽的身形。

  这是独属于野外的魅力,生于城市的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看这令人震撼的星空。

  王霏都嘲笑过王旭,整天说自己仰望星空,结果你自己都没见过几颗星星,弄得王旭恨恨地把王霏拉到大西北来一起喝冰冷的西北风,一起看浩瀚的银河。

  当然,看星星其实不是非要这么自虐,这不是赶上了嘛。

  何况他们还有化工系友情赞助的新型保暖纤维制作的睡袋,新型高强度疏水纤维制造的帐篷。往帐篷里一窝,真的一点风都吹不进来。

  透明的穹顶是一种新型透明塑料布,这是一种改性塑料,别看就这么一小块,可是临时从实验室里弄来的。

  这东西抗拉的强度是普通塑料布的几十倍,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太空材料,王旭这里用来做个帐篷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谁让他是王旭呢,这些项目都是他弄出来的,找人要点成片都不需要花钱,别说做帐篷,做内裤都随他。

  当然,这一次,王旭可是带了不少最近新出来的好东西,不说无人机,新型摄影机,新型单反相机,新型镜头等等这些拍电影的专业设备。

  就看他身上的那一堆装备吧,什么锂电池驱动的发光二极管头灯啊,微机械芯片驱动的数字式高度计和指南针啦,超高强度的安全绳索啦,航空铝锂合金的挂钩啦,还有什么高强度不锈钢的超薄烧烤炉什么的。

  就王霏手中连探路的杖杆都是新搞出来的1400T的碳纤维做的,别看还不到一两重,往岩缝里一插,直接站个人轻轻松松的。

  反正就是秉承着拿大炮打蚊子的精神,王旭不计成本地带来了他的徒步旅行套装

  ——

  (我根本没组装新床,我只是把原来的床拆了就差点累断老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nmuym.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nmuym.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