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封诏南下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笔趣阁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 第364章 封诏南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4章 封诏南下

  第364章封诏南下

  听完陈洛的这些分析,赵绾一刻不敢耽搁。

  当即,他让宦者领着他们二人,拿着那几封文书,前去未央面见刘彻。

  正常情况下,赵绾是在整理统筹绾大汉各地郡县以及诸侯国的文书后,集中起来,一次性地送到刘彻手里。

  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自然可以特殊对待。

  哪怕这一危机并非由自己分析得出,但他相信陈洛的能力。

  何况赵绾作为天子近臣,必须得有担责的勇气。

  要是他和王臧都畏缩不前,那其他人又怎么敢做实事呢?

  他俩自忖算不得千里马,但至少得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起到千金买马骨里那“马骨”的作用。

  前殿离未央宫确实不算很远,赵绾在路上刚组织好合适的言语,就见宦官进宫问询,得到可以进入的答案。

  “见过陛下。”赵绾小步趋入,行礼问候,陈洛则跟在他身后大概半步的位置。

  刘彻还礼,眯了眯眼,接着问道:“赵绾,你带着伯玉这个时间过来找朕,可是有什么要事?”

  现在临近午时,并非常规的奏事时间。

  两人突然过来,总不会可能是来拉家常的。

  必然是出现需要紧急处理的事务。

  赵绾不打算坐下,便直接开口汇报道:“禀陛下,陈议郎分析了长沙国、南郡、江夏郡、豫章郡等地区的文书,推测这些地方会发生洪灾。

  轻则影响百姓春耕,重则导致数郡出现流民。

  事关重大,故而前来向您汇报。”

  说实话,他在陈洛向自己述说该猜想的时候,同样将那些文书看了一遍,完全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不对。

  纵使底下的那些郡守和诸侯王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但发生了影响数郡之地的洪灾,他们绝对抗不下来的,如果再没有提前汇报,更要追责。

  哪怕有一两个头铁的郡守没有如实上报情况,但总不能说每个郡守都这么头铁吧。

  不过陈洛这些日子出类拔萃的分析能力,完全将赵绾征服。

  伯玉做出来推断,自己专门汇报给陛下,万一没有发生,那么这口锅自己顶多背一半,却可以在陛下心里留下个敢做事的印象。

  但自己若因为怕事,压下陈洛的分析,不向上进行汇报,南方真要出现洪灾……陈洛作为议郎,在朝堂上是有弹劾权的。

  弹劾顶头上司会显得有些低情商,但再说了,陈洛也有私下面圣的机会,到时候随口提上一句,就足以大幅拉低自己在刘彻心里的印象分。

  为自己的前程考虑,赵绾觉得将此事上报,完全利大于弊。

  闻言,刘彻轻轻点头,神情未变,眼中略带几分思索。

  过了大概三四息的时间,他缓声道:“先将那些文书呈上来,朕先过目一遍,你们先坐下,待朕看完吧。”

  之所以容易发生欺上瞒下的情况,必然会是上层不清楚具体的业务内容,而最底下的人又无法越过中间人,直接向上进行沟通。

  在寻常小事上,刘彻可以直接翻看重点呈上来的那些文书,而没有经过特殊标注的,则适当放一放。

  但赵绾汇报给自己的这件事情,显然并非寻常小事,那么不能疏忽。

  故而自己将那几份文书先过一遍,再与臣子商议此事,便不会出现遗漏。

  待到文书呈上,刘彻仔细翻阅起来。

  因为有了赵绾的汇报,他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故而在查看文书的时候,专门盯着相关信息查看。

  一刻钟过去。

  刘彻眉头微皱,手指在文书上摩挲,呼吸稍稍加快。

  陈珣绝非虚言。

  南方真可能发生洪灾!

  南郡汇报的文书上,提及降雨旬日未绝。

  要知道南郡地处大江中上游,降雨数日,就会导致下游涨水。

  而江夏郡没有提及相关事宜,但长沙国的文书中,说到了大江倒灌云梦泽。

  云梦泽起到蓄水作用,可以调解大江水位。

  虽说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但通过往年的经验,亦可以得知大江倒灌云梦泽的表现,是因为大江水位上涨到一定的高度,方才会发生了情况。

  南郡和长沙国的说法互相印证,至少可以说明此时南方多雨,大江水位上涨,已经成为事实。

  外加豫章郡请求拨款,疏通水渠,亦可以作为佐证。

  在春耕农忙时节,平白无故,哪个地方官会想着征用民夫去挖水渠?

  这都是在农闲时候做的事情。

  但豫章郡守在送来长安的文书中,特地提了一嘴,背后藏着的理由,赫然揭晓。

  诸多因素摆在面前,对于南方将会出现洪灾这事,刘彻心里信了七成。

  洪灾从开始积蓄再到正式爆发,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毕竟不可能一场暴雨就导致大江水位猛涨,而连绵不断的降水,方才会起到这般效果。

  思考结束,刘彻抬起头来,略显担忧。

  不过他的目光扫到陈洛身上时,多出了几分惊喜。

  幸有伯玉在矣。

  自己虽然同样从文书中分析出了这一事实,但如果没有赵绾之前给出方向上的提醒,那么他大概率不能从中看出这些特殊的关键点,并将它们串联起来。

  而且这几个地方的文书,汇报的事情并非特别重要,换个人来进行整理,绝对不会给出特殊标注,让刘彻仔细阅览。

  那样一来,南方洪灾正式爆发后,长安方才会收到地方上的文书,得知这一事件。

  如果要进行赈灾,那又得花费近一个月去进行调度,显得有些迟缓了。

  在自然灾害面前,时间就是生命,能提前预警的话,即可拯救无数人,而在灾害发生过后,用最快速度前去救援,又能多挽救无数条性命。

  而陈洛从数封文书中就分析出了南方洪灾,无疑给了朝廷足够的反应时间,提前进行准备,避免灾害发生的时候,措手不及,完全没有应对的准备。

  刘彻果断地开口说道:“依朕来看,伯玉的分析很有道理,南方诸郡将处于危急之下,朕见不得子民受苦啊。”

  赵绾闻言,稍稍偏头,望向身侧的陈洛。

  你小子真猜对了?

  陛下刚才那番话,基本上算是承认了伱的说法,尤其是最后一句,开始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如果没有确认南方将会出现洪灾,刘彻完全没有必要说上“见不得子民受苦”这般话,没有灾害,何来百姓在大汉治下受苦呢?

  不过陈洛神色未起波澜。

  以刘彻的能力,要是分析不出答案,那才让他出乎意料。

  洪灾的真实情况潜藏在文书的话语之中,寻常人难以窥见其真面目,但陈洛对它们再熟悉不过了。

  且不论自己前世遇见的那几场大洪灾,穿城而过的江水上涨得几乎淹没掉了江心的沙洲,街道上的排水口完全排不尽那些积水,几乎淹没到了路人的腰口。

  至于乡下的村子里,两三层的小楼房基本被淹完,水中漂浮着木板、家具、发臭的死猪还有被连根拔起的树木。

  洪水猛兽,绝非夸张。

  至于陈洛穿越之后,同样是遇见过两次洪灾,规模不大,当时他在阳夏指挥统筹全局,至少楚地没有遭受过重的损失。

  但这不能代表能心存侥幸。

  天灾皆产生于自然界,在工业时代尚且无法正面对抗,何况是农业社会?

  甚至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可以毁灭一个庞大的古代帝国。

  陈洛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说道:“陛下,既然已经知晓南方洪灾之事,那么提前做好准备,去应对这场灾害。”

  不去提前做好赈灾的准备,那自己何必冒着出错的风险特意上报?

  而且指出了可能会发生的洪灾,没有得到及时的反应,那么这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

  “朕同样是这么想的。”刘彻沉声道,目光凝重。

  真有洪灾威胁南方数郡的百姓,带来的后果,他怎么可能看不到。

  如果是在一年以前,他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或许只能干着急,毕竟朝堂掌握在太后手里,自己提出赈灾的决议有八成可能被否决。

  但自从胶西王一案后,刘彻在朝堂上拥有了更重的话语权。

  外加窦太后的势力渐渐下降,不再过多干预政事。

  可以说,他基本掌握了朝堂。

  这和历史有了较大的偏差,原本刘彻得等到登基第六个年头,窦太后薨逝之后,他方才逐渐掌握整个朝堂,而且早期变法失败,亲信赵绾和王臧都被窦太后找了借口杀死。

  但陈洛的出现,使得情况完全不同。

  当今的刘彻完全有能力调动关中乃至大汉的储备粮,去对可能遭受洪灾的地区进行救助。

  想了想,刘彻问道:“伯玉你说说自己的想法,朕要赈灾的话,需要援助哪几个地方?”

  虽然在看完那几封文书之后,刘彻心里亦有自己的考量,但在他看来,这事由陈洛上报提出,若是什么事都由自己现在安排了,未免显得有些像是抢占功劳。

  得给臣子表现的机会嘛。

  陈洛稍经思索,应声作答:“在我看来,应该把赈灾的重点放在江夏郡以及豫章郡,南郡毕竟地处大江上游,落雨虽多,但大部分沿江流下,未积蓄在原地。

  长沙国又有云梦泽进行调蓄,而且长沙王可以调配国内支援,不太需要我们专门援助。

  而江夏郡和豫章郡较不富饶,没有朝堂专门的援助,仅仅凭借地方,恐怕难以应付过来。”

  尤其是江夏郡。

  它是从荆国的基础上拆分出来的,爹不疼娘不爱,景帝朝的政策扶持极少,战后重建缓慢。

  因此江夏抗灾能力极差。

  如果当地百姓遭了洪灾,那么恐怕百姓会过得相当困苦。

  “朕亦是这么想的。”刘彻显然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目光目光炯炯地盯着陈洛问道:“伯玉,这次南方赈灾,你可否愿意出一分力?”

  一旁的赵绾瞬间生出几分艳羡。

  陛下这意思相当明显啊。

  只要把这件事情上办好,陈洛资历较浅,难以晋升的问题就被很好地解决掉了。

  立下足够的功绩,那么刘彻将他提拔到更高的位置,别人就不再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赵绾羡慕完后,倒没有生起什么嫉妒。

  毕竟陈洛的能力就摆在那里,这次察觉南方洪灾,也是由他提出,这份功绩完全是由人家自己挣出来的,旁人眼热同样无可奈何,何况赵绾本身和陈洛就是一个阵营,对抗旧派势力,己方越强大越好。

  蛋糕尚未做大,还没到分蛋糕的时候呢,提前开香槟只会出事,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愿意。”此时,陈洛起身,拱手应答。

  南方洪灾难办吗?

  难办!

  但他有自信,整个朝堂没有人会比自己更适合处理这件事务。

  要说这次南下完全不为功绩,那未免显得太过虚伪,就连陈洛自己都会这么觉得。

  可陈洛能够保证全心全意地做事,不从中压榨油水,赈灾的粮食尽数发放到百姓手中。

  这一点,乃是朝堂上群臣不敢保证的。

  赈灾物资的数量绝对丰厚,从中稍微克扣一些,就足以吃得满嘴流油。

  凭借这件差事谋取暴利,完全没有问题。

  想了想,刘彻再道:“不过赈灾这事,恐怕伯玉你难以单独应付,朕再给你指派一人同往,如何?”

  这并非是想让人摘桃子的意识。

  陈洛现在属于刘彻手下的嫡系,怎么可能安排人来顶替他的功劳。

  之所以刘彻要这么安排,是因为陈洛的资历不够,单独负责此事的话,朝堂上定然会冒出不少的反对声。

  故而再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与陈洛共同前去,可以堵住那些异议。

  “全凭陛下安排。”陈洛并未提出异议。

  顿了顿,刘彻出声道:“既然如此,朕便命平阳侯与你同去吧,明日早朝便下达这份旨意。”

  从身份、地位来看,平阳侯无疑是最适合与陈洛搭档的,虽然能力差了些,但事情可以交给伯玉去办,他负责露个面就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nmuym.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nmuym.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